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中科院长春物理所于1999年整合而成,是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研究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的研发生产。

长春光机所现有在职职工2100余人,其中院士3人,“千人计划”2人,“百人计划”1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7人,863、973各领域专家9人,国家级各类领军人才15人。通过实施科学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形成了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

长春光机所的各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曾荣获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共15项。2002-2003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二、技术和产品介绍

1.高能激光相控合束无人机反制光电系统

该系统为激光直接毁伤无人机反制系统,具有高效能、高性价比、体积紧凑的特点,其采用了包括自适应光学、激光相干合束、高精度ATP技术、离轴收发共口径紧凑光学系统等在内的国内国际领先的先进技术,是一款通用反无人机系统,可广泛用于车载、机载、舰载、固定站等平台。

图片22.png 

技术指标:

目标表面激光功率:优于10kw;

激光波长:1.5xμm;

有效毁伤距离:优于3km;

探测发现距离:优于5km;

跟踪精度:优于10″;

整机重量:小于400kg;

体积尺寸:70cm×70cm×110cm。

2.自适应光学

自适应光学系统是一套主动光束精密控制系统,可精确有效的控制光束的相位变化,可用于高分辨率成像、激光光束控制等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医疗成像设备、激光通信、激光增材制造、激光对抗等方向,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光电探测部拥有自适应光学核心器件研制、系统集成调试、软硬件开发的能力,目标将成为自适应光学系统研发的世界级领先团队。

图片23.png 

技术指标:

系统规模:21-1000单元;

动态范围:优于5μm;

校正频率:优于1000Hz;

校正波长:400-2500nm;

校正精度:优于1/20波长。

 

3.激光精密测量

激光精密测量包括利用激光的相干性、方向性、偏振性等特征,基于飞行时间、光学干涉、偏振测量等原理,可用于光谱测量、距离测量、平面度检测、物体三维测量成像、振动测量等技术领域,我团队先后开展了激光干涉多普勒振动仪、动态全息三维成像测量、傅立叶拉曼光谱仪、点/线激光位移传感器、结构光三维测量等仪器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

图片24.png 

4.两轴转台

地平式U形机架,由方位轴、俯仰轴、绝对式圆光栅、光纤滑环、导电环、调平支撑机构、限位机构等部分组成,实现系统调平、角度测量、跟踪驱动和位置反馈等功能,具有秒级的轴系和跟踪精度,可广泛用于各种光电精密跟踪设备。

图片25.png 

5.非标红外、可见光光学镜头

配套两轴转台生产各类非标镜头,结构及安装形式见上图,现有定型光学镜头参数见下表。


红外定焦镜头

可见光连续变焦镜头

口  径

200mm

100 mm

100 mm

150 mm

焦  距

800mm

200 mm

100mm ~500mm

150mm ~1500mm

探测器波段

3~5μm

3~5μm

可见光/短波

可见光/短波

三、核心技术

1.激光相干合束技术

相干合束是一种通过控制激光单元的相位,使各单元光束相干输出,在远场获得高功率、高亮度的合束技术,理论上可耦合无限个激光单元,具有原理上的先进性。但该技术对合束激光单元的光谱、偏振及相位等特性均有严格要求,为保证所有激光单元的相干性,需对每个单元的光谱和相位严格控制,并随着合束激光单元的增多,控制难度急剧上升。

2.高精度跟瞄技术

为了保证光束远场光斑的能量集中度,通常希望系统发射的光束具有较小的发散角,通常激光光束通过扩束系统后发射的光束的发散角仅为几个到十几个角秒,这就要求系统的跟瞄精度优于10个角秒,这对跟踪目标为具有小、暗、快特点的无人机的光电跟瞄系统而言,难度极大。

四、应用领域

无人机探测识别与反制;机动目标探测识别测量。

五、应用案例

2005年以来,我所为国内靶场生产口径200mm以下机动光测设备,经历了2.5代,共17台套。